当前位置:首页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和失眠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儿童失眠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对比
论著·临床研究 | 更新时间:2023-07-06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和失眠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儿童失眠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对比

广西医学 2023第45卷09期 页码:1022-1027

作者机构:西南医科大学附属自贡医院(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睡眠医学中心

基金信息:【基金】四川省自贡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016ZC54)

DOI:10.11675/j.issn.0253-4304.2023.09.03

  • 中文简介
  • 英文简介
  • 参考文献
目的 比较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治疗儿童失眠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68例失眠症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1(n=17)、研究组2(n=18)、研究组3(n=17)和对照组(n=16)。给予研究组1、研究组2、研究组3低频rTMS治疗8周(刺激数目分别为1 000次、1 200次、1 400次),给予对照组CBT-I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末,对4组患儿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评估其睡眠质量总体情况和睡眠习惯。记录4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第8周末,4组患儿的实际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觉醒次数、睡眠效率及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研究组3患儿的实际睡眠总时间较研究组1及对照组增加,觉醒次数和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均较其他3组减少或缩短(均P<0.05)。(2)治疗第8周末,4组患儿的非快速眼动睡眠1期、快速眼动睡眠期均较治疗前改善,研究组2和研究组3患儿的非快速眼动睡眠3期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研究组3患儿的非快速眼动睡眠1期较对照组缩短,非快速眼动睡眠3期较其他3组延长,快速眼动睡眠期较研究组1及对照组延长(均P<0.05)。(3)治疗第8周末,4组患儿的PSQI总分和CSHQ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3个研究组患儿的PSQI总分及研究组3患儿的CSHQ总分均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4)4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rTMS可以缩短失眠症患儿的入睡时间,减少其觉醒次数,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睡眠习惯,效果优于CBT-I,且不良反应少,患儿接受度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737

浏览量

241

下载量

0

CSCD

工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