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非压迫性椎间盘髓核突出所致神经根损伤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23、IL-17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24只。实验组大鼠建立非压迫性椎间盘髓核突出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周、3周、5周时,每组随机抽取8只大鼠,测定大鼠右后肢疼痛缩爪阈值以及血清IL-17、IL-23水平,并观察腰椎神经根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术后1周、3周时,实验组大鼠的右后肢疼痛缩爪阈值均低于对照组,血清中IL-23与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术后5周时,两组大鼠的右后肢缩爪阈值及血清IL-23、IL-17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术后腰椎神经纤维排列规律,大小基本一致,髓鞘完整,呈红色,位于轴突周围,未发现变性改变和炎症细胞浸润;实验组大鼠术后1周时腰椎神经根纵切面可见神经纤维髓鞘部分崩解、呈空泡病变及炎症细胞浸润,术后3周时神经根损伤加重,而术后5周时神经根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非压迫性椎间盘髓核突出导致的神经根损伤大鼠血清中IL-17、IL-23的表达水平增高,IL-23/IL-17炎症轴可能在根性神经根痛发病过程起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