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不同手术方法对Ⅰ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专家共识 | 更新时间:2019-12-09
|
不同手术方法对Ⅰ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广西医学 2019第41卷21期 页码:2705-2709

作者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医院脊柱二科

基金信息:

DOI:10.11675/j.issn.0253-4304.2019.21.07

  • 中文简介
  • 英文简介
  • 参考文献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Ⅰ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Ⅰ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后路切开复位联合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路切开复位联合椎板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测量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Harris评分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以及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均大于或长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HSS评分及ODI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胸椎后凸角、矢状面平衡及颌眉角均小于术前,腰椎前凸角均大于术前(均P<0.05),且观察组术后矢状面平衡小于对照组,颌眉角大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术后其他脊柱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骶骨倾斜角均大于术前,骨盆倾斜角均小于术前,且观察组骶骨倾斜角大于对照组,骨盆倾斜角小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手术前后骨盆入射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后路切开复位联合椎板间植骨融合术相比,采用后路切开复位联合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Ⅰ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更有利于恢复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维持脊柱稳定性。

1882

浏览量

682

下载量

0

CSCD

工具集